大统华每周特价 信达超市每周特价 龙翔、龙胜超市(Oceans)每周特价 佳乐超市每周特价

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75|回复: 0

幸福度随收入增长而提升

[复制链接]

91

主题

112

帖子

1

精华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2
获赠鲜花
2 朵
个人财富
1131 金币
注册时间
2011-4-17
发表于 2013-2-15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保帮家电维修李师傅



心理热线



新客户展示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有您的支持
我们会做得更好
美国三位经济学家:Daniel Sacks,Betsey Stevenson和Justin Wolfers去年底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幸福度随着薪水的提升而提升。他们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发现,假设你的年薪从10万元翻倍到20万元,你对生活的满意度也是翻倍的。依次类推,这种翻倍效应会一直持续。: r# e! v/ N( B, \- L$ r+ g

. O. X+ d: v6 {% H, @& ^. n总结来看,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国家,富有的市民在任何时候都比贫苦的幸福度要高;富有国家(人均GDP高)的国民要比人均GDP低的国家幸福度高。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富有度和幸福感会一直相关,而这一关联度在学界看来至今还没发现有上限出现。1 b" o% D7 k% X5 _( W' C
- p, L7 Z* q2 r7 j$ D9 e
这一美国人的理论一发布,就激起了英国人的共鸣。在英国还没有陷入“二次探底”的深忧时,他们对金钱的态度也有些游离。各大媒体经常在做一些“幸福小事”的汇总,其中包括雨天的懒觉,爱人的拥吻等等,这些幸福的小事,被看作是所费无几。可是,梦想照入现实。当钱包缩水,喜闻乐见的电视烹饪节目中的豪华饕餮都被“节俭做美食”替代;养老金问题开始威胁到英国人退休后大溪地的度假计划要改为苏格兰时,英国人就算想“视金钱为粪土”,也洒脱不起来了。
5 N! W. A# k0 w& E2 P7 Q, Q; z0 M5 [% @/ m: e; D1 R
从去年开始,英国人一直认为自己工资下跌了,更悲惨的是,工资跌了,物价还高了。事实也是如此。据统计,去年英国私人板块的平均工资仅提升了1.4%,而以零售价格指数为指标的通货膨胀率则是3.1%,这相当于工资非但没上升,反倒是缩水了1.7%。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也没有涨工资,人们越来越穷,国民幸福感也在下跌。
* Y; o7 I' J+ S0 p9 Q% R9 B$ ^1 W( \2 [( o% {9 b; s
“我们都知道金钱买不来幸福?* r2 @. \6 Y* j. E+ W6 ]
2 e* T; Z% Y! ~6 Z* D  O* q- W- o
不对。金钱可能买不来爱,但是买来幸福没问题。”
2 s2 E, a/ r# K, p
& A+ {* x9 E0 Z& ]9 x8 ]2 \& U$ V“金钱是第六感,没有这一感,我们没法享受到前五个。”( B; t# [$ F8 g1 Y# p; g- V

# r, A/ D1 U! P$ @9 F网上开始充斥类似上述的评论。在经济衰退时期,金钱的重要性开始被提到未有的高度。- w2 v! y5 h8 R+ g
4 c, L( G( i% M+ Z6 C* k
针对“金钱”和“幸福”的关系,绕不开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人口经济学家理查德-伊斯特林(Richard Easterlin),他是美国的“两院院士”(国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是幸福经济学领域的泰斗式人物。在他看来,金钱的作用或可以用“幸福的农夫和悲惨的百万富翁悖论”来一语概括。
3 F( j( [$ B. |, K; t! _. i7 [( w- e4 t0 G* _# Q
1974年立论的伊斯特林悖论(Easterlin Paradox)显示:相对富有要比绝对富有更具意义。例如,一位年薪百万英镑的投资银行家未必比通用汽车公司一位普通工人幸福,因为你刚把新家装修,就发现邻居家比你家还有钱,他们还装了个游泳池。
4 D0 u( N0 ^: M0 R# [4 i% e+ B1 J# b$ k2 @4 h
之后,伊斯特林在2008年还针对美国人毕生的幸福感曲线做了一份调研报告,发现美国人的幸福在45到50岁这一年龄区间达到顶峰:在这一区间之前是一个逐渐上升的过程,在这一区间之后则是一个逐渐下降的过程。这一曲线,被称为伊斯特林“彩虹形”幸福曲线。
7 i" L& M$ t# A1 [" L
3 N% s( {  I+ A  j: p! j* J上述两项研究似乎都在证明高收入人群的幸福感可能低于低收入人群的幸福感。例如,在经济不发达国家,人们的幸福感通常随人均收入的增长而上升,直到人均收入增长到某一区间。例如,人均收入从5000美元升至1万美元时,幸福感随着收入增长;但是在1万美元以上的收入增长,就和幸福感提升没有太大关联。
5 V& a' B; N2 x- F. Y$ s4 P
! j; d  Y2 ~& |无论是三名美国学者的“越有钱,越幸福”理论;还是伊斯特林的“幸福相对论”,都只是幸福标准的一个判断角度。如同学界所一直认同的,“幸福”这个概念太难量化,但是所包含的一些因素倒是可以商榷的。
( R6 Q4 X5 d* K  k  H) @/ e4 p
* ?! P8 H1 k% r+ s( S0 _联合国去年四月份在一份超百页的“幸福报告”中,针对类似“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做出了比较公允的注释:平均而言,富有的人比穷人幸福,但财富不是幸福的唯一因素。例如,在一个国家而言,缺乏反腐机制,社会支持,也会削弱人们的幸福感。
. B  a' e( v# k: Q2 K1 b$ Z- s) C6 H+ C/ p* d/ P
同时,失业率会很明显减少幸福度,这主要是因为收入减少了,而不是因为别的。
' i& S+ M1 s" @6 s
; ]0 X0 Y6 f! T8 o( [: g更有趣的是,虽然生活高质量和幸福感提升直接相关,但是美国的确是个特例,在过去50年,美国人的生活质量平均是在走高的,但是幸福感并没有一路跟进。不仅如此,在美国以及英国,“信任感”还下跌了。在对“你是否相信别人捡到你的钱包会还给你”这个问题作出答复时,美国人和英国人都没什么信心,反倒是在丹麦和意大利这些欧洲大陆国家,信任感还在提升。
; v" N. z3 b: K6 S- v$ P$ h( l) v* _8 G) [* H' f; s0 U
还有一点是一定的:无论是在美国,欧洲还是亚洲,稳定美满的婚姻家庭生活可以给人带来幸福感,而这一点,可不是与金钱直接相关的。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GMT-4, 2024-6-2 20: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