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统华每周特价 信达超市每周特价 龙翔、龙胜超市(Oceans)每周特价 佳乐超市每周特价

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87|回复: 0

一勺油毁了全家健康!专家推荐7招烹饪“减油”

[复制链接]

8360

主题

8539

帖子

0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316
获赠鲜花
16374 朵
个人财富
21564 金币
注册时间
2010-11-24
发表于 2017-9-6 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保帮家电维修李师傅



心理热线



新客户展示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有您的支持
我们会做得更好
统计显示,慢性病死亡在我国总死亡人数中的占比超过80%,且慢性病患者呈年轻化的趋势。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如高盐、高油、不当膳食和缺少锻炼等,是当前慢性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2016年,由国家卫生计生委领导,在全国范围重点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Z, w+ i$ Q' A* d5 f/ M
油(供图/视觉中国)
“三减三健”——减油篇' b+ t, N! w* V1 S% N
对中国人来说,食用油在厨房中的地位不可撼动,几乎每次烹调都离不开它。研究发现,人体必需的八大营养素中,脂肪酸总量的70%来自食用油。
' u/ s, Z9 l  w. h但很多中国家庭是“吃油大户”,油摄入太多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密切相关。所以,选对油、用对油对健康至关重要。
7 l) K0 e; s; T6 p  H究竟怎么吃油最健康?《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特邀营养专家,教你明明白白吃对油。) @7 A- L2 T, |' N
受访专家
5 s7 l3 w# |6 R( Q* L% o中国人民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左小霞
8 s" m$ k% c4 L, G- F# x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夏萌
' `1 o( {# I5 G" x$ ?5 z6 m7 ~军事医学科学院食品与营养系博士芮莉莉
) X* r$ \* X& @. r, q黑龙江省医师协会营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卢大平: |6 f) a5 E/ a) H* ?' e
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 c1 s1 F- f5 o6 v! c! g7 w
油脂摄入量小测试
; k, m1 a' C) }5 j( F7 n- r: X以下这些行为你常做吗?, |1 k/ R4 \" r% Q+ C
喜欢吃连肥带瘦的肉菜;# U& n3 `& C- v9 n9 }7 \
每周吃各种油炸、干煸、干锅、干烧、红烧类菜肴的频次高于3次;: I  k$ ~4 T7 P6 O9 E* G
每周吃肉馅类食品的频次高于3次;
% E7 |9 v( m2 x$ c0 |: E; _每周吃加油主食的频次高于3次;) h1 h4 \/ l# e, Z. l/ b- m+ _
烹调时习惯于放比较多的油,菜盘子上总是汪着油;
) S+ @* T& i; y8 t% n1 @喜欢吃肉肠、香肠、烤肠、烤羊肉串之类东西;
+ O# m+ w3 z4 S  p) l喜欢用奶酪、黄油和稀奶油制作各种点心、浓汤和美食;
# |+ Y1 r% q' e: @: L喜欢油炸方便面、速冻饺子之类速食品;
6 @- s: M  U5 X: S/ O4 J很喜欢吃沙拉酱拌的蔬菜,以及加沙拉酱的饭卷和三明治;$ I' n/ j4 }$ d
喜欢喝浓白色的汤,觉得特别滋补,每餐喝两碗;
. `( j: Q/ K0 B! g# w1 I喜欢用有大量浮油的骨头汤、肉汤或者涮锅汤来煮蔬菜;6 |1 h* E: b6 r8 ^
喜欢吃花生酱、巧克力酱、甜巧克力、白巧克力之类的食物;
5 k) }2 u3 Z9 T  Z3 P7 X8 l+ p每周吃饼干、曲奇、薯片、锅巴、派之类高脂肪零食的频次高于3次;
4 t% H; t0 f. D: i( H  n7 y特别喜欢吃各种点心面包、奶油面包、起酥面包、比萨饼等;! g  s1 I6 J- S  r3 M* P+ B  R
喜欢吃坚果,一吃就停不下来;
6 u/ x5 M$ ]3 r4 s- R2 s4 q打豆浆时经常放很多核桃花生等,然后当水喝;2 K9 M- n2 o( }2 B3 a1 ~& z
很喜欢喝加糖加奶的咖啡饮品,一杯又一杯;
& i. }8 D4 _- G& f喜欢冰淇淋、慕斯、咖啡奶冻、水果奶冻之类的含脂肪甜点。
4 H" e: z. j  h( w) a# K6 f% ]如果常有以上习惯,你的油脂摄入量八成超标。
5 D. q$ b6 s5 t6 z' x+ h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人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过25~30克。想要控制油脂的摄入,就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专家推荐7个做菜少油的绝招,学会了事半功倍。6 ]% x/ J: Q% s, e2 D
做菜少油的7个绝招
$ m! F" M- O) j1 R+ F搭配有讲究9 J- _8 t0 ?+ |( o' }8 {- {2 M- |
少油不是只追求一餐中一个菜少油,而是整桌菜都应该控油。
- m: W% U6 n% u# Q3 i! y" I, X( z要注意食材上鱼肉类与青菜类搭配,烹饪上红烧煎炸等油大的方式和蒸煮等油少的方式搭配。
4 Y  c  H2 G3 m3 w1 U/ p3 _9 i素菜用好佐料: q/ T4 q2 _" v9 }3 c% I5 o! F
建议在烹调素菜时少用油,可借用鸡汤、蚝油等比较浓郁、鲜美的佐料调味,如腐乳炒空心菜、蚝油扒生菜等。; o' R; `% O: l# u" D
吸油菜先蒸或干炒+ E: [6 `0 m2 O
茄子等非常吸油的菜,为了避免“吃”油过多,可以在做烧茄子前先蒸一下;或在炒茄子时,先不放油,用小火干炒一下,等茄子中的水分被炒掉,茄肉变软后,再用油烧制。
& t+ ^, u" P1 w- ]: D) t( a1 y肉类先腌会儿再炒  k4 t4 D4 N/ Z7 w  l
可以通过提前腌制食材达到提香、入味的效果,这样炒菜时即使放很少油也会很香。) E: u6 e! h" h. j7 `/ }! y5 B
蒸炖肉类时,放点香菇、蘑菇增鲜,烤鱼前放点孜然、小茴香、花椒粉等,即便少放一半油,味道一样扑鼻香。) H) d, m5 C0 R8 Z6 l5 k
用焯水代替过油# C# u, r4 v7 P5 Q
可以把过油改成焯水,用沸水的温度把肉快速烫熟,然后再加入青菜炒一下即可。6 l4 W3 A3 Z7 P
因为肉类本身富含脂肪,只要加热迅速,口感就很好。而且,焯水后食材表面有一层水,隔绝了油的渗入,菜也会清爽很多。7 g9 S6 `2 J! o) B0 k
五花肉先煸炒& G% h' c' C7 I' u( @5 c, f0 d' ]
对于五花肉、肥牛等油脂含量较高的肉类,可以把肉下锅后,先煸炒两三分钟,使肉里的油充分析出,再加入其他食材进行翻炒。
& d5 L/ c, U, C% r/ h8 d3 N这种做法与传统的炼猪油类似,这样既省油,菜又不油腻。
8 o8 S6 [8 `8 l' d4 T( [装盘前先控油
: l4 g# p" [! P炒好的菜先不要急于出锅装盘,把锅斜放两三分钟,让菜里的油流出来再装盘。4 G, W; G: z  n. Y* @+ B5 V; Z
青椒、豆角、荸荠、莴笋之类的蔬菜吸油较少,用这种方法能有效避免食物浸泡在油中,在不知不觉摄入很多油脂。  J& z8 J1 _4 s& S. i
健康吃油,避开7大误区+ a% K/ E7 \" E8 m8 f0 m% ?( I- `8 F
每顿饭都离不开的“油”,很多人对它并不了解。下面的误区你错了几个?
8 O% V3 @6 L- K. R* }8 v& F误区13 u. a4 x0 p7 P
吃油多样化就是吃不同名字的油* o' ]$ n' b7 ], [% |' v+ i
油脂虽然名字不同,但脂肪酸构成可能属于同一类。
& B7 X4 V' F, l) W1 U% l3 {: \如大豆油、玉米油、小麦胚芽油和葵花籽油类似;花生油和米糠油类似;茶籽油、杏仁油和橄榄油类似;亚麻籽油和紫苏籽油类似等。. Z4 z  \' w4 h; c8 g0 h% s( p' W+ Z
不同油脂的替换,应该按照脂肪酸构成不同的品种来换,如葵花籽油和花生油替换,茶籽油和亚麻籽油替换等,才是正确的选择。
* |, \/ X9 N* a% x: W2 i误区2" g4 d8 u- M- M/ U
煎炸过的油可以用来炒菜
7 }: q( a2 G( v& D2 l: O很多人会用炸过食物的油来炒菜。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因为油经过高温加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油脂氧化产物。. y2 Y- z/ G3 |/ o6 ]) K+ N1 K6 J
如果真的想二次利用,就要避免再次高温加热到冒油烟。“回锅油”可以用来煮汤、做花卷。
; {, r9 W* f# e- Z+ s$ c5 S误区3
; W( i5 c% N' _2 N8 n- X, R无论怎样烹调,都用同一种油
6 z% D7 e' w0 c% U4 g; D# G不同油的耐热性不一样,过高温度的烹调会加速致癌物产生,带来健康风险。
7 S/ O1 }7 t2 U$ _/ E正确做法:4 R* ~6 A! ]6 D( ^8 ^
煎炸应该用最耐热的棕榈油、椰子油、黄油、牛油、猪油等。5 m. X4 I6 y8 i$ W0 `. d: }& t
炒菜应该用耐热性较好的花生油、米糠油、茶籽油、精炼橄榄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等。
" v& x7 D$ _0 K2 p5 q. c做汤、凉拌应该用耐热性差的亚麻籽油、紫苏籽油、核桃油、未精炼的初榨橄榄油等。( Y( U) R, ]. G2 t' x
误区4
0 T( ^6 v, g) ?患病人群和家人吃一样的油
. e" X% @9 {2 q$ q! H  X心脏病人群,应该优先选择以下油:茶籽油、橄榄油、低芥酸菜籽油、芝麻油、亚麻籽油等。' ^' g0 Q0 r6 j. a
血脂高人群,应该少用花生油、玉米油煎炸做菜,建议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 o- U% g  }; o8 B4 L! t0 W
误区5
5 a) M/ \" t% I# ]1 Y无论吃肉多少,用油量不变
5 C8 A! V* w" N9 D' f& w常吃猪牛羊肉的人,已经从膳食中得到了大量的动物脂肪,尽量就别再吃动物油了。可以适当吃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等。; U$ O! s# o2 v' Q/ m* k
肉吃少的人,偶尔可以用动物油烹调。
2 i/ e) \. |, h吃素食的人,可以选择茶籽油、橄榄油、花生油、米糠油,加上少量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亚麻籽油。
' I+ X, u* }( r3 e% j$ F# g* [6 A误区6
: u) n3 T, R3 J动物油和植物油混合吃更好
4 ~$ Z1 R+ j3 A$ V: v网上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动物油和植物油搭配着吃更健康,其最佳比例是1∶2。这种说法其实是对膳食中合理脂肪酸比例的误解。7 t- Z  i" Z; U2 U

3 y/ W+ P6 O9 Y$ Q从脂肪酸平衡的角度看,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应维持在1∶1∶1的适宜比例。  V3 v4 a2 |0 Q; G
但这个比例说的是整个膳食结构,既包括烹调油中的脂肪酸,也包括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中的脂肪酸(多为饱和脂肪酸)。. S) P8 S: H0 e- J
除平日极少吃肉蛋奶的人之外,吃动物油弊大于利。6 {) O6 u( N5 A% G; k1 r
误区74 X2 O: e2 H, M% |* M) D+ O! x! ]
标有“不含胆固醇”的才是好油5 D8 A* m( i4 E- V
对于有些人来说,“胆固醇”是一个可怕的字眼。很多厂家看准了这个商机,在植物油标签上打出了“不含胆固醇”的宣传词。
3 f3 Z6 l4 y0 J" `; Y) H( [) z6 |事实上,胆固醇只在动物性食品中存在,植物油中不含胆固醇。“不含胆固醇”只是一个噱头,并不能作为选择食用油的标准。自动播放3 d8 @4 g1 i8 o1 p( u8 x8 F( a
) ^& [9 q$ U. D

0 v; C. g" t+ ?& X7 w( ~+ v: L8 s2 O4 Q9 @) s- W1 }
统计显示,慢性病死亡在我国总死亡人数中的占比超过80%,且慢性病患者呈年轻化的趋势。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如高盐、高油、不当膳食和缺少锻炼等,是当前慢性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2016年,由国家卫生计生委领导,在全国范围重点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 I# Q7 E& h0 C) j  {; w
$ ~; F2 h9 b4 U2 C
9 Y# k8 q0 z9 l: G         油类“健康排行榜”; q& L/ d4 T' y4 I" V
橄榄油、茶籽油
2 h, J/ |) H8 ?4 A7 D类型:高油酸型推荐等级:★★★★★1 X! C( o/ y( a# J+ [
优点
! J% u: [- o, B( P6 D橄榄油含8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其中70%以上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即油酸。食用富含油酸的油,有利于降血脂、抗血凝、阻止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7 v  b' @* |, g6 E) Z; F
橄榄油还含抗氧化物(橄榄多酚、角鲨烯和β-谷固醇),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病。# ^' i1 k. A1 ~' Y
茶籽油也属于高油酸型植物油,国产茶籽油性价比更高。# z5 m' ?$ ]! n' j
缺点# h5 y8 _9 A$ A5 e' p, n
相对大豆油来说,橄榄油和茶籽油的维生素E含量不高。
* g0 u$ u' o: P" ?& ~高级初榨橄榄油(淡绿色且散发橄榄清香)最好用于凉拌或做汤,而一般橄榄油用来炒菜、炖菜均可。6 _4 ~- \5 U; w2 Y& j9 d1 s
国产茶籽油炒菜、凉拌都行,购买时优先选择压榨产品,质量更好。
6 |+ D5 G" A- g3 s$ j8 R花生油、芝麻油、低芥酸菜籽油3 ]2 a2 y5 `7 m# M# t7 I2 w9 K
类型:均衡型推荐等级:★★★★8 {9 H: E( Z) Z. ~- ^1 W2 `
优点; l/ V- w5 }5 s; I4 t
花生油所含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大概是3∶4∶3,各类脂肪酸所占比重比较平衡,属于均衡型植物油。
; g. `/ f  @3 z/ B3 D压榨生产的花生油香气浓郁,富含维生素E、胡萝卜素营养成分。
/ U7 _) \8 a) @& q" T芝麻油也有沁人心脾的香气,富含维生素E、芝麻素、芝麻酚、植物固醇,有益于预防心血管病。
2 S& C# P& M6 r$ g! c1 g缺点
  S/ `- i+ e) Z2 V8 }; |/ r3 i这类油所含的油酸没有橄榄油和茶籽油高。
$ W% p/ ]/ _  y5 O3 `这类植物油耐热性不错,适合炒菜。* Y' c2 a6 Y% [! Z) B
购买花生油时,最好挑选大品牌的产品。因为花生容易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且这种毒素容易溶于油脂,劣质花生油存在风险。
% n. H) G* p8 e) ?% t* D- P& [  V通过传统压榨法生产的芝麻油,在香气和营养价值上更好,适合凉拌、蘸料或做汤。
6 }8 J: c- C5 C8 j% w/ Z# [6 P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麦胚芽油
' _! ?+ Y: Y" `' l7 V0 U( ^类型:高亚油酸型推荐等级:★★★  v$ g1 _% |! [
优点: B, m4 r# L8 l$ ]4 S  v
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麦胚芽油等亚油酸含量丰富,属于高亚油酸型植物油。
9 w4 b% B0 g. Y5 }# n$ \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均富含维生素E。大豆油含卵磷脂、玉米油含抗氧化物阿魏酸酯、葵花籽油含植物固醇和磷脂,各有保健功效。# F1 e# L/ ?2 E+ }. f
相比之下,压榨型葵花籽油更值得推荐,其所含抗氧化成分更多。
& Z+ u: [% \; j/ _6 D缺点0 E- A% {6 p# e
亚油酸和亚麻酸都不耐热,所以这类油脂在煎炸或反复受热后,容易氧化聚合,对健康有害。5 c8 A9 W) @0 W# g
这类植物油怕热,适合炖煮、日常炒菜,不适合油炸。要控制温度,别让油锅冒烟,应热锅凉油。
0 G9 J9 e8 l* D/ R4 G, C9 A' ~) w$ C! z  o. ~& g0 T+ o! J5 R+ c2 n
猪油、黄油、牛油、椰子油、棕榈油
  q" P4 t, s, j6 R! C; `类型:饱和型推荐等级:★
, g( K4 D7 z1 s! X3 i$ w; _% ?优点7 m: X2 z+ L8 a3 t0 {
猪油中含饱和脂肪酸43.2%、油酸44.2%、亚油酸8.9%,由于饱和脂肪酸占比很高,因此称为饱和型食用油。黄油、牛油等动物油、棕榈油、椰子油等也类似。) I9 e; P0 N6 j$ \3 d
这类油脂的耐热性较好,长时间受热后氧化聚合较少。因此,这类油脂常被用来加工面点、煎炸食品。
( P6 \: q0 t, A4 U0 d+ m缺点
+ o7 S8 ^9 o' v. G大多动物油脂含较多胆固醇,以猪油为例,平均每百克含胆固醇93毫克,不适合心血管病患者食用。* t$ Q0 V; p  f7 q
不建议多数人经常食用这类油脂,因为日常吃的肉类和奶类已经让人获得足够的饱和脂肪酸。
- |% M# i& j0 i喜欢吃各种酥脆食品的人注意了,美味的口感背后隐藏着大量的饱和油脂,最好少吃。- }1 }4 p8 D. i% N" {, p2 x  x# k

. y- q2 g0 q1 V% M+ v) }6 k) K/ c8 z2 d( F7 M5 H

% }: J3 A/ A8 F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GMT-4, 2024-6-2 21: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